改革奮進正當時 | 重慶著力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共譜城鄉融合發展“協奏曲”
2024-09-10 10:00:00 來源: 華龍網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城鄉差距與區域差距交織疊加,城鄉二元結構較為明顯。在不斷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提升區縣城與中心鎮產業、人口集聚能力、加快培育發展獨具特色的縣域經濟方面,重慶正在加快打造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
村居錯落有致,村道干凈整潔,走進酉陽銅鼓鎮興隆村,到處都充滿生機。這里曾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莊,如今已成為酉陽共富鄉村建設的典范。
這里的改變,要從興隆村被納入酉陽縣共富鄉村建設試點開始說起?!斑^去,村里大多數人外出務工,到處冷冷清清。現在,村里搞起了共富鄉村合作社,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利益分配。全體農戶占40%,村集體經濟聯合社占20%,酉陽縣旅投集團占20%,合作社占20%。這種分配模式不僅保障了農民的利益最大化,還激發了大家的參與熱情?,F在,興隆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量超過5萬人次,村民收入大幅提升。
興隆村的發展方向,正是重慶酉陽近年來推廣的共富鄉村合作社模式,也是酉陽推進強村富民改革的一項探索。9月9日,在“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活動酉陽專場中,酉陽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酉陽探索多村合作、整鎮抱團、片區聯動的發展模式。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酉陽在花田鄉何家巖村率先探索了“制度先行、運營前置、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共富鄉村合作社模式。今年已經拓展到了50個共富鄉村。今年上半年,50個共富鄉村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平均達到30萬元,同比增長133%。
酉陽共富鄉村合作社模式如何創新?總結起來,就是組織模式創新、經營業態創新、人才培育創新。具體來看,核心就是保障農民全過程利益的最大化,整合政府的產業資金、捐贈資金、社會資金和銀行貸款等多類資金,把這些資金全過程交給農民統一決策,全過程進行經營管理,同時,把利潤讓給農民。
在經營業態上,改變農村“資源閑置、業態單一”的現狀,對全縣278個村因村制宜,盤活農民閑置房屋和低效土地,把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田園變游園。在人才培育上,從本村大學生、外出務工能人、創業成功人士中選聘鄉村職業經理人,目前已經選聘了142名鄉村職業經理人。
酉陽的探索,是重慶在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方面的縮影。去年,市城鎮化工作暨城鄉融合發展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正式印發《重慶市“小縣大城”“強鎮帶村”試點工作方案》,公布了全市“小縣大城”“強鎮帶村”試點單位名單,其中包括銅梁區、開州區、梁平區、豐都縣、云陽縣、秀山縣、城口縣。
“小縣大城”試點是把區縣城作為增長級,形成強大動力源,增強區縣城集聚輻射能力,帶動城鄉融合,推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這對于試點區縣來說意義重大。梁平區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試點的成功落地將有力暢通城鄉經濟循環、優化城鄉發展空間,切實推動以區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實現更高水平的城鄉融合發展。
試點地區也相繼出臺了具體措施。近日,重慶開州區印發了“小縣大城”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確了通過實施農民進城集鎮安居工程、產業發展“強基”工程、公共服務擴面提質工程等,全面提升開州城區綜合承載能力和集鎮服務“三農”能力,吸引人口集聚、加速產業發展、壯大區域經濟、促進“強村富民”,為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探索新路。
記者注意到,在這個過程中,人才正在成為打通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路徑”,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重慶多地聚焦吸引鄉村人才,通過“新農人”促進村強民富。
數據顯示,豐都通過培育新農人壯大市場主體,通過組建新農人互助會等方式,累計培育新農人5583人、聯結農戶15.1萬人,新增市場主體比2022年同期增長2倍。依托新農人促進村強民富,組建強村公司59家,發展共富農場286個。酉陽也定下了鄉村人才建設目標,到2027年,共富鄉村模式推廣至150個行政村以上,鄉村職業經理人培育選聘達到1000名以上。
為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支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相適應的鄉村產業振興人才隊伍,重慶將“頭雁”項目納入重慶《“十四五”人才發展建設規劃》重點實施。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為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我市正在積極培育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農人”當“頭雁”,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計培育400名鄉村產業振興“頭雁”。
“頭雁”就是把干得好、有潛力、能帶動的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選出來,送到優質高校進行中長期的定制化、體驗式、孵化型培育,使“頭雁”既能做大做強自身現有產業,又能發揮輻射作用和示范帶頭作用,促進當地產業提質增效,帶動區域農民增收致富。
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計劃到2027年培育2000人,帶動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雁陣”,進一步夯實重慶鄉村全面振興人才基礎。
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是一項關系全局、關乎長遠的重大任務,需要不斷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完善鄉村振興投入機制。
從完善鄉村振興投入上來看,市級重點項目不斷擴大有效投資,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方面,大力發展鄉村產業,全面提升鄉村建設,今年1-7月,31個鄉村振興項目完成投資87.5億元、投資進度73.5%。其中14個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項目完成投資33.2億元,17個鄉村建設項目完成投資54.3億元,2024年農村公路項目建成2616公里。
同時,重慶持續引資引智支持“三農”建設,記者從重慶市發展改革委了解到,2010年以來,重慶市共有4個國外優惠貸款項目支持“三農”領域建設,建設區域包括重慶市萬州區、武隆區、涪陵區等10個區和城口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等8個縣(自治縣)。項目總投資約40.39億元人民幣,利用國外優惠貸款4.1億美元。
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國外優惠貸款帶來的資金和智力支持,重慶市在農業現代化水平提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農村醫療條件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進展。
華龍網記者 馮珊/文
相關報道:
責任編輯:邵煜晟